拼音:lái 注音:lái 部首:部首笔画:2

笔画:8 笔顺:横撇捺撇捺竖撇捺 结构:独体结构

五笔86:SWWI 五笔98:SWWI UNICODE:U+4F86 四角号码:40908

仓颉:DOO GBK编码:81ED 规范编码: 拼音2:lai

lái ㄌㄞˊ

◎ 见“”。

[①][lái]

[《廣韻》落哀切,平咍,來。]

1”的今字。“1”的繁体字。

(1)小麦。

(2)引申泛指五谷之穗。

(3)由彼及此;由远到近。与“”、“”相对。

(4)回来,返回。

(5)特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省亲。

(6)归服;归顺。

(7)后多作“”。招致;招揽。

(8)产生;开始;发生。

(9)未来,将来。

(10)指次于今年、今天的。参见“來年”、“來早”。

(11)往昔,过去。

(12)以来,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。

(13)指来孙。

(14)犹言一样、一般。表示比况。

(15)由来。从发生到现在。

(16)由来。事物发生的原因。

(17)表示做某个动作。

(18)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前面,表示要做某事。

(19)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到某处做某事。

(20)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结构中间,表示前者是方法、态度,后者是目的。

(21)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的趋向。

(22)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的结果。

(23)用在形容词后面,表示程度。

(24)用作词尾,表示一段时间。相当于“的时候”。

(25)同“”连用,表示不可能。

(26)同“”或“”连用,表示可能。

(27)用在“一、二、三”等数词之后,表示列举理由。

(28)用在数词或量词后面表示概数。

(29)助词。相当于“”。表示宾语前置。

(30)助词。相当于“”。

(31)语助词。用在句中或句末,表示祈使语气。

(32)语助词。用在句中或句末,表示陈述语气。相当于“”。

(33)语助词。用在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。

(34)语助词。用在句中,表示停顿,带有假设之意;或对举,则带有两难之意。

(35)语助词。用在句中作衬字。

(36)木名。“即来”的省称。

(37)姓。汉有来歙。见《後汉书》。

[②][lài]

[《集韻》洛代切,去代,來。]

2”的繁体字。

(1)慰劳;劝勉。

(2)通“”。送给;赐予。

[上古音]:之部来母,l?

[广 韵]:洛哀切,上平16咍,lái,蟹開一平咍來

[平水韵]:上平十灰

[唐 音]:*l?i,l?i

[国 语]:lái,lài

[粤 语]:lai4loi4loi6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來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101第16

〔古文〕徠【廣韻】落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才切,𠀤賴平聲。至也,還也,及也。【禮·曲禮】禮尚往來。往而不來,非禮也。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。 又【公羊傳·隱五年】公觀魚於棠,登來之也。【註】登讀爲得,齊人謂求得爲登來。 又玄孫之子曰來孫。 又麥名。【詩·周頌】貽我來牟。【前漢·劉向傳】作飴我釐麰。亦作䅘。 又呼也。【周禮·春官】大祝來瞽令臯舞。 又姓。 又【集韻】洛代切,音賚。撫其至日來。【孟子】放勳曰:勞之來之。 又叶鄰奚切,音離。【詩·邶風】莫往莫來,悠悠我思。【素問】恬澹虛無,眞氣從之。精神守內,病安從來。 又叶郞狄切,音力。【詩·小雅】東人之子,職勞不來。叶下服。【大雅】經始勿亟,庶民子來。 又叶落蓋切,音賴。【屈原·離騷】因氣變而遂會舉兮,忽神奔而鬼怪。時髣髴以遙見兮,精皎皎以往來。 又叶良置切,音利。【荀子·賦篇】一往一來,結尾以爲事。


考證:〔【荀子·賦論篇】一往一來,結尾以爲事。〕 謹照原書省論字。